首页 > 科普文章 > 除夕的来源(【寻根中国】除夕的来源及演变)

除夕的来源(【寻根中国】除夕的来源及演变)

来源:霞昭科普网

除夕,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,传统民俗节日。“除夕”在春秋战国时期刚刚形成,也称“除夜”、“夜除”。《周礼》规定,腊月是岁终之月,应举行除恶布善、禳灾消灾的祭祀活动。而夜晚,先祖们也开始在家门口以炮竹等方式嘘鬼赶晦,祈求平安和祥。后来,在汉代,这种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了“守岁”祈福的习俗,新年夜夜不眠,以示年年有余、福到桃花源的美好祝愿。

到了唐宋后期,围绕除夕的各种习俗逐渐形成和发展,比如“贴春联、窗花”、“煮年糕、包饺子”、“放鞭炮、燃爆竹”等。并与时间推移,这些习俗逐步传到内陆地区,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国云南和贵州地区,依然保存着早期除夕守岁的原始形态,当地百姓会点“篝火”、烧陶罐、炸鞭炮等方式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除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它不仅仅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基因,而且承载着人们对梦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相关信息